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基础生物学与工程学的基本理论以及自然科学和人文与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具有国际化视野,掌握生物工程相关技术以及生物工程产品的设计方法,能在生物工程领域从事生物工程产品的生产、工艺设计、生产管理以及新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的交叉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工程产品生产相关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严格的科学思维与实践创新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生物工程产品的科学研究方法与操作技术,生物工程产品产业化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具备在生物产品制造和研发中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2. 掌握生物学与工程技术学科的基础理论及其知识,具有扎实的数理化基础以及计算机及信息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素质;
3. 掌握生物工程产品的分析方法、生产设计方法与实验技术;
4. 具有从事生物工程产品生产、研究开发及技术管理的初步能力;
5. 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较好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6. 熟悉生物工程所涉及领域的相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7. 了解生物工程技术研究的前沿、应用前景、最新技术动态和行业发展趋势;
8. 具有适应社会需求、继续深造的潜力以及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能力;
9. 具有一定的国际化视野和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三、主干学科
生物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四、专业主干课程
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统计学、生物技术分离工程、化工原理、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与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
五、修业年限、授予学位及毕业学分要求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毕业学分要求:本专业学生应修满175学分,其中通识教育61.5学分(含人文社科类限选课与全校任选课8学分),专业教育72学分,文化素质教育课程8学分,实践类课程41.5学分(含文化素质教育讲座、专业讲座2学分),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合格,方可准予毕业。
六、主要课程关系结构图
七、学年教学进程
生物工程专业第一学年教学进程表
学期 | 课程编码 | 课 程 名 称 | 考核 方式 | 学分 | 学 时 分 配 | ||||
总学时 | 讲课 | 实验 | 上机 | 课外辅导 | |||||
秋季学期 | SP00000100 | 军训及军事理论 | 3.0 | 3周 | |||||
GC05000101 | 大学英语 | √ | 1.5 | 40 | 32 | 8 | |||
GC14000100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 | 2.0 | 34 | 30 | 4 | |||
GC20000101 | 体育 | 1.0 | 26 | 26 | |||||
GN06000101 | 工科数学分析 | √ | 5.0 | 90 | 90 | ||||
GN07000200 | 无机化学 | √ | 3.0 | 48 | 48 | ||||
GN07000300 | 无机化学实验 | 1.0 | 12 | 12 | |||||
SD13000140 | 机械制图基础Ⅱ | 4.0 | 64 | 56 | 8 | ||||
小计 | 20.5 | 314 (3周) | 282 | 12 | 8 | 12 | |||
春季学期 | GC05000102 | 大学英语 | √ | 1.5 | 40 | 32 | 8 | ||
GC14000200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 | 2.0 | 32 | 28 | 4 | |||
GC20000102 | 体育 | 1.0 | 26 | 26 | |||||
GN06000102 | 工科数学分析 | √ | 5.0 | 90 | 90 | ||||
GN10000131 | 大学物理B | √ | 5.0 | 90 | 90 | ||||
GN07000620 | 有机化学Ⅱ | √ | 3.0 | 54 | 54 | ||||
GN07000720 | 有机化学实验Ⅱ | 1.0 | 18 | 18 | |||||
SD04101100 | C语言程序设计 | 3.0 | 48 | 30 | 18 | ||||
SD07200100 | 普通生物学 | √ | 3.0 | 48 | 48 | ||||
SD07200200 | 普通生物学实验 | 1.0 | 18 | 18 | |||||
小计 | 25.5 | 464 | 398 | 54 | 12 | ||||
夏季学期 | GC20000103 | 体育 | 0.5 | 8 | 8 | ||||
文化素质教育讲座 | 0.5 | 4次 | |||||||
人文社科类限选课(2门) | 2.0 | 40 | 40 | ||||||
SD07999000 | 实验室安全 | 0.5 | 8 | 8 | |||||
SP07200100 | 生物学认知实习 | 2.0 | 2周 | ||||||
小计 | 5.5 | 56(2周) | 48 | 8 | |||||
备注 | 1. 考核方式一栏画“√”课程为考试课。 2. 一夏学期须同时选择2门人文社科类限选课。 |
生物工程专业第二学年教学进程表
学期 | 课程编码 | 课 程 名 称 | 考核 方式 | 学分 | 学 时 分 配 | ||||
总学时 | 讲课 | 实验 | 上机 | 课外辅导 | |||||
秋季学期 | GC05000103 | 大学英语限选 | 1.5 | 40 | 32 | 8 | |||
GC14000300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 | 4.0 | 60 | 48 | 12 | |||
GC20000104 | 体育 | 0.5 | 15 | 15 | (15) | ||||
GN10000212 | 大学物理实验Ⅱ | 2.0 | 30 | 30 | |||||
GN07000410 | 分析化学I | √ | 3.0 | 48 | 48 | ||||
GN07000510 | , 分析化学实验Ⅰ | 1.5 | 24 | 24 | |||||
GN07000820 | 物理化学Ⅱ | √ | 3.0 | 48 | 48 | ||||
GN07000920 | 物理化学实验Ⅱ | 0.5 | 10 | 10 | |||||
SD07200311 | 生物化学I | √ | 3.0 | 48 | 48 | ||||
SD07200400 | 生物化学实验 | 2.0 | 36 | 36 | |||||
小计 | 21.0 | 359 | 239 | 100 | 20(15) | ||||
春季学期 | GC05000104 | 大学英语限选 | 1.5 | 40 | 32 | 8 | |||
GC14000400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 | 3.0 | 48 | 40 | 8 | |||
GC20000105 | 体育 | 0.5 | 15 | 15 | (15) | ||||
SD07001220 | 化工原理Ⅱ | √ | 3.0 | 48 | 48 | ||||
SD07001320 | 化工原理实验 | 1.0 | 16 | 16 | |||||
SD07001020 | 现代分析原理Ⅱ | √ | 2.5 | 40 | 40 | ||||
SD07200312 | 生物化学Ⅱ | √ | 3.0 | 48 | 48 | ||||
SD07200500 | 微生物学 | √ | 3.0 | 48 | 48 | ||||
SD07200600 | 微生物学实验 | 2.0 | 30 | 30 | |||||
SD07200700 | 遗传学 | √ | 4.0 | 64 | 48 | 16 | |||
SD07001120 | 现代分析原理实验Ⅱ | 1.5 | 24 | 24 | |||||
专业选修课(见表7.1) | |||||||||
小计 | �25.0 | �421 | �319 | 86 | 16(15) | ||||
夏季学期 | 文化素质教育系列讲座 | 0.5 | 4次 | ||||||
人文社科类限选课(2门) | 2.0 | 40 | 40 | ||||||
全校任选课(信息检索基础) | 1.0 | 16 | 8 | 8 | |||||
SP07996001 | 专业系列讲座 | 0.5 | 8 | 8 | |||||
小计 | 4.0 | 64 | 64 | 8 | |||||
备注 | 1、二夏学期需要同时选择2门人文社科类限选课。 2、第二学年共需完成2学分全校任选课。 |
生物工程专业第三学年教学进程表
学期 | 课程类型 | 课程名称 | 考核 方式 | 学分 | 学 时 分 配 | ||||
总学时 | 讲课 | 实验 | 上机 | 课外辅导 | |||||
秋季 学期 | SD07201000 | 分子生物学 | √ | 3.0 | 48 | 48 | |||
SD07201100 | 细胞生物学 | √ | 4.0 | 66 | 48 | 18 | |||
SC07201200 | 生物技术分离工程 | √ | 3.0 | 48 | 32 | 16 | |||
SC07202300 | 发酵工程 | √ | 2.0 | 32 | 32 | ||||
全校任选课 专业选修课(见表7.1) | 2.0 6.0 | 40 �96 | 40 | ||||||
小计 | 20.0 | �330 | �296 | 34 | |||||
春季 学期 | SD07202500 | 生物统计学 | √ | 2.0 | 32 | 32 | |||
SC07202000 | 基因工程 | √ | 2.0 | 32 | 32 | ||||
SC07202200 | 细胞工程 | √ | 3.0 | 50 | 32 | 18 | |||
SC07202400 | 酶与蛋白质工程 | √ | 1.0 | 20 | 20 | ||||
SC07202100 | 基因工程实验 | 2.5 | 40 | 40 | |||||
专业选修课(见表7.2) | 6.0 | �96 | |||||||
小计 | 16.5 | �270 | �212 | 58 | |||||
夏季 学期 | SP07996002 | 专业系列讲座 | 0.5 | 4次 | |||||
全校任选课(应用写作) | 2.0 | 40 | 40 | ||||||
SC07200200 | 食品安全讲座 | 1.0 | 16 | 8 | |||||
SP07200200 | 食品安全实践 | 0.5 | 0.5周 | ||||||
IC07995000 | , 学生科技创新 | 2.0 | 2周 | ||||||
小计 | 5.5 | 56 (2.5周) | 48 | ||||||
备注 | 1.二春至三春学期须完成12学分专业选修课; 2. 四年内须完成全校任选课4学分。 |
表7.1 专业选修课
课程类型 | 课程名称 | 考核 方式 | 学分 | 学 时 分 配 | ||||
总学时 | 讲课 | 实验 | 上机 | 课外辅导 | ||||
SE07200800 | 植物生理学 | 3.0 | 48 | 32 | 16 | |||
SE07200900 | 生态学 | 2.0 | 32 | 32 | ||||
SE07201300 | 发育生物学 | 2.0 | 32 | 32 | ||||
SE07201400 | 生物海洋学 | 2.0 | 32 | 32 | ||||
SE07201500 | 微生物药物学 | 2.0 | 32 | 32 | ||||
SE07201700 SE07201800 SE07206100 SE07206200 SE07201600 SE07201900 | 天然产物化学 生物制药学 食品营养学(双语) 乳品科学与技术 人体解剖与生理学 药物化学 | 2.0 2.0 2.0 1.0 4.5 3.0 | 32 32 32 18 72 50 | 32 32 32 18 48 32 | 24 18 |
表7.2 专业选修课
课程类型 | 课程名称 | 考核 方式 | 学分 | 学 时 分 配 | ||||
总学时 | 讲课 | 实验 | 上机 | 课外辅导 | ||||
SE07202600 SE07202700 SE07202800 SE07202900 SE07203000 SE07203300 SE07203400 SE07206500 SE07206800 SE07206300 SE07206900 SE07203200 SE07203100 | 免疫学 动物组织培养技术 系统生物学技术 功能生物信息学(双语) 海洋生物资源学 制药工艺学 药物分析 食品工艺学 食品分析 酿酒工艺学 食品生物技术 药理学 药物合成 | 2.0 2.0 2.0 2.0 1.5 2.0 2.0 2.0 2.0 2.0 1.5 3.0 2.5 | 32 32 32 32 24 36 32 32 32 32 24 48 44 | 32 16 32 32 24 24 32 32 32 32 24 48 32 | 16 12 12 |
生物工程专业第四学年教学进程表
学期 | 课程编码 | 课 程 名 称 | 考核 方式 | 学分 | 学 时 分 配 | ||||
总学时 | 讲课 | 实验 | 上机 | 课外辅导 | |||||
SP07200300 | 专业实习 | 2.0 | 2周 | ||||||
SP07200401 | 毕业实习、设计 | 14.0 | 14周 | ||||||
小计 | 16.0 | 16周 | |||||||
春季 学期 | SP07200402 | 毕业设计 | 16.0 | 16周 | |||||
小计 | 16.0 | 16周 | |||||||
备注 |
八、课外安排与要求
课程名称 | 学分 | 实践训练 |
军训及军事理论 | 3.0 | 3周 |
文化素质教育系列讲座 | 1.0 | 8次(16学时) |
专业系列讲座 | 1.0 | 8次(16学时) |
生物学认知实习 | 2.0 | 2周 |
食品安全实践 | 0.5 | 0.5周 |
专业实习 | 2.0 | 2周 |
学生科技创新 | 2.0 | 2周 |
毕业实习与设计 | 30.0 | 30周 |
合 计 | 41.5 | 39周 |
九、课程设置及学时学分比例表
课程大类 | 课程类别 | 学分 | % | 总学时 | % | 上机 (学时) | 实验 (学时) | 课外 辅导 (学时) | 学分 合计 |
通识教育类 | 公共基础课 | 20.5 | 14.8 | 424 | 17.6 | 60(30) | 61.5 | ||
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课 | 33.0 | 23.8 | 562 | 23.4 | 94 | ||||
人文与社科类限选课 | 4.0 | 2.9 | 80 | 3.3 | |||||
全校任选课 | 4.0 | 2.9 | 76 | 3.0 | |||||
专业教育类 | 学科基础课 | 45.5 | 36.4 | 734 | 34.8 | 16 | 216 | (20) | 72.0 |
专业核心课 | 14.5 | 10.5 | 238 | 9.9 | 34 | ||||
专业选修课 | 12.0 | 8.7 | 192 | 8.0 | |||||
合计 | 133.5 | 100 | 2306 | 100 | 16 | 344 | 60(50) | 133.5 |
1.学时分配中“课外辅导”学时主要是指除讲课、实验、上机学时之外与课程相关教学活动的总称,
包括习题、指导大作业和研究报告、组织讲座、研讨等环节。
2. 人文与社科类限选课,要求学生在大一、大二夏季学期完成4学分;全校任选课要求在4学年一共完成4学分。
3. 文化素质教育系列讲座每次为2学时,共计8次,累计1学分。
4. 学生科技创新:包含参加各项国家级、省级科技创新活动、参加教师的科研活动或出国实习、交流等可获得学分(须提供书面证明)。
外专业辅修教学计划
课程编码 | 课 程 名 称 | 课程性质 | 学时 | 学分 | 建议选课学期 |
SD07200311 | 生物化学I | 学科基础课 | 48 | 3.0 | 2秋 |
SD07200400 | 生物化学实验 | 学科基础课 | 36 | 2.0 | 2秋 |
SD07200312 | 生物化学II | 学科基础课 | 48 | 3.0 | 2春 |
SD07200500 | 微生物学 | 学科基础课 | 48 | 3.0 | 2春 |
SD07200600 | 微生物学实验 | 学科基础课 | 30 | 2.0 | 2春 |
SD07200700 | 遗传学 | 学科基础课 | 64 | 4.0 | 2春 |
SD07001220 | 化工原理Ⅱ | 学科基础课 | 48 | 3.0 | 2春 |
SD07001320 | 化工原理实验 | 学科基础课 | 16 | 1.0 | 2春 |
SD07201000 | 分子生物学 | 学科基础课 | 48 | 3.0 | 3秋 |
SC07201200 | 生物技术分离工程 | 专业核心课 | 48 | 3.0 | 3秋 |
SC07202300 | 发酵工程 | 专业核心课 | 32 | 2.0 | 3秋 |
SC07202000 | 基因工程 | 专业核心课 | 32 | 2.0 | 3春 |
SC07202400 | 酶与蛋白质工程 | 专业核心课 | 20 | 1.0 | 3春 |
学分合计:32.0 |
外专业攻读双学位教学计划
课程编码 | 课程名称 | 课程性质 | 学时 | 学分 | 建议选课学期 |
SD07200311 | 生物化学I | 学科基础课 | 48 | 3.0 | 2秋 |
SD07200400 | 生物化学实验 | 学科基础课 | 36 | 2.0 | 2秋 |
SD07200312 | 生物化学II | 学科基础课 | 48 | 3.0 | 2春 |
SD07200500 | 微生物学 | 学科基础课 | 48 | 3.0 | 2春 |
SD07200600 | 微生物学实验 | 学科基础课 | 30 | 2.0 | 2春 |
SD07200700 | 遗传学 | 学科基础课 | 64 | 4.0 | 2春 |
SD07001220 | 化工原理Ⅱ | 学科基础课 | 48 | 3.0 | 2春 |
SD07001320 | 化工原理实验 | 学科基础课 | 16 | 1.0 | 2春 |
SD07201000 | 分子生物学 | 学科基础课 | 48 | 3.0 | 3秋 |
SC07201200 | 生物技术分离工程 | 专业核心课 | 48 | 3.0 | 3秋 |
SC07202300 | 发酵工程 | 专业核心课 | 32 | 2.0 | 3秋 |
SC07202000 | 基因工程 | 专业核心课 | 32 | 2.0 | 3春 |
SC07202400 | 酶与蛋白质工程 | 专业核心课 | 20 | 1.0 | 3春 |
SP07200501 | 毕业设计 | 实践类课程 | 16周 | 16.0 | 4秋 |
SP07200502 | 毕业设计 | 实践类课程 | 16周 | 16.0 | 4春 |
学分合计:64.0 |